四川新开元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品种优化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公示卡
发布时间: 2024-11-22 11:12:25 点击次数: 428 来源:
项目概况 | |||||
项目名称 | 原料药品种优化技术改造项目 | ||||
建设单位 | 四川新开元制药有限公司 | ||||
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地址 | 成都市简阳市十里坝工业园 | ||||
项目简介 | 建设单位“原料药品种优化技术改造项目”于2021年3月25日在简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进行了备案,备案编号:川投资备【2103-510185-07-02-311255】JXQB-0085号,该项目投资800万元,并于2021年4月19日进行了内容变更,变更后最新建设内容:利用公司原有生产车间,淘汰部分原有生产品种,在不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情况下新增乐伐替尼等16个原料药生产品种,另在公司西北角新建一间约40平方米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央控制室。 | ||||
项目组人员 | |||||
项目负责人 | 周俊汲 | 个人资质编号 | 川职(评)20220143号 | ||
报告编制人 | 何月 | 个人资质编号 | 川职(评)20220146号 | ||
现场调查人员 | 何月、周俊汲 | 现场调查时间 | 2024.6.28 | 企业陪同人 | 王秋爽 |
采样、检测人员 | 袁欣、易冯 | 采样、检测时间 | 22024.9.9-9.11、2024.9.18-9.20 | 企业陪同人 | 王秋爽 |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 |||||
物理因素:噪声、低温、高温、工频电磁场 | |||||
化学因素:乙酸、氧化锌、二甲基甲酰胺、碳酸钠、氯化氢、氢氧化钠、二氯甲烷、甲醇、甲苯、氢氧化钾、二甲基亚砜、丙酮、乙酸异丙酯、异丙醇、硫酸、四氢呋喃、碘、四氯化钛、正己烷、乙酸乙酯、正庚烷、乙腈、甲基叔丁基醚、磷酸、溴化氢、吡啶、环氧丙烷、乙醚、乙醇、其他粉尘、活性炭粉尘、丙酸、氢氧化钠。 | |||||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 |||||
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噪声、丙酮、 甲苯、甲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庚烷、活性炭粉尘、乙酸 | |||||
噪声检测结果:共检测16个岗位,合格,合格率100%。 | |||||
活性炭粉尘检测结果:共检测1个岗位,合格,合格率100%。 | |||||
氯化氢及盐酸检测结果:共检测9个岗位,合格,合格率100%。 | |||||
乙酸检测结果:共检测1个岗位,合格,合格率100%。 丙酮检测结果:共检测5个岗位,合格,合格率100%。 正己烷检测结果:共检测5个岗位,合格,合格率100%。 正庚烷检测结果:共检测5个岗位,合格,合格率100%。 二氯甲烷检测结果:共检测7个岗位,合格,合格率100%。 乙酸乙酯检测结果:共检测8个岗位,合格,合格率100%。 甲苯检测结果:共检测4个岗位,合格,合格率100%。 甲醇检测结果:共检测10个岗位,合格,合格率100%。 | |||||
评价结论与建议 | |||||
建设单位生产工艺及产品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XG1-2019)的规定,属于“医药制造业 (27) ”中“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2710) ”。 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公布建设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的通知》(国卫办职健发[2021]第5号),结合建设单位生产规模、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及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毒理学特征、潜在危险性、接触人数、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发生职业病的危(风)险程度等综合分析,判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严重”。 | |||||
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 | |||||
(一) 报告书专家组意见 | |||||
1、完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分析评价和建议;2、完善职业健康监护评价和建议。 | |||||
(二)建设单位现场专家组意见 | |||||
1、规范设置职业卫生公告栏、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2、按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职业健康检查;3、完善受限空间作业等专项预案,严格遵守和执行应急预案的规定,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4、健全职业健康档案,加强培训,及时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 |||||
附:现场勘查照片、现场采样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