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瑞能新型铝基负极锂离子电池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公示卡
发布时间: 2025-03-31 14:39:11 点击次数: 129 来源:
项目概况 | |||||||||||||||||||||||||
项目名称 | 中科瑞能新型铝基负极锂离子电池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 ||||||||||||||||||||||||
建设单位 | 四川中科瑞能实业有限公司 | ||||||||||||||||||||||||
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地址 | 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石盘工业园 | ||||||||||||||||||||||||
项目简介 | 四川中科瑞能实业有限公司“中科瑞能新型铝基负极锂离子电池项目”于2024年1月10日经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改革局审核准予备案,备案号:川投资备【2401-510803-04-01-359330】FGQB-0003号,先后在2024年8月14日和2024年11月27日进行了项目名称、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建设内容及规模的变更,项目位于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石盘工业园,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租用广元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厂房,总建筑面积39457.59平米,新建0.2GWH电芯生产线,配套建设电解液生产线、铝基负极材料生产线。 | ||||||||||||||||||||||||
项目组人员 | |||||||||||||||||||||||||
项目负责人 | 王佳豪 | 个人资质编号 | 川职(评)20220145号 | ||||||||||||||||||||||
报告编制人 | 马欢欢 | 个人资质编号 | 川安卫乙构培字第1571号 | ||||||||||||||||||||||
现场调查人员 | 马欢欢 | 现场调查时间 | 2024.9.25 | 企业陪同人 | 吴鹏 | ||||||||||||||||||||
采样、检测人员 | / | 采样、检测时间 | / | 企业陪同人 | / | ||||||||||||||||||||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 |||||||||||||||||||||||||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激光辐射、工频电磁场 | |||||||||||||||||||||||||
化学因素:电焊烟尘、炭黑粉尘、石墨粉尘、铝金属粉尘、铜尘、N-甲基吡咯烷酮、磷酸铁锂、聚偏氟乙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丙酸乙酯、碳酸亚乙烯酯、亚硫酸亚乙酯、氟代碳酸乙酸酯、亚磷酸三苯酯、硫酸乙烯酯、二氟草酸硼酸锂、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硫化氢、氟及其化合物 | |||||||||||||||||||||||||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 |||||||||||||||||||||||||
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丙酸乙酯、六氟磷酸锂、石墨粉尘、铝金属粉尘、铜尘、磷酸铁锂、噪声、高温 | |||||||||||||||||||||||||
噪声检测结果:/ | |||||||||||||||||||||||||
化学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 |||||||||||||||||||||||||
评价结论与建议 | |||||||||||||||||||||||||
结论:拟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严重”。拟建项目基本满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的要求,按照本评价报告书提出的职业病防治补充措施的要求及建议,在项目投入生产运行后将各项职业病防护措施落实到位,从职业卫生角度考虑拟建项目可行。 建议:1、职业卫生管理:(1)建设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每年应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2)应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3)落实职业卫生防护投资经费使用。(4)每年应制定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计划。做好职业病危害告知工作。(5)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当对拟建项目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2、工程防护补充措施:(1)生产区未处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未处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相关总平面布局的要求,拟建项目总平面布局不符合要求。因与拟建单位沟通得知,调整总体布局存在极大难度,建议应在后面的运营生产过程中加强生产区的管理,减少生产区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非生产区人员的影响。(2)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进一步设计时,对车间内的除尘设施或防毒设施参照GB/T16758的要求进行设计,并遵循形式适宜、位置正确、风量适中、强度足够、检修方便的原则,集气罩设置位置不能使有害物质经过工人呼吸带,罩口风速或控制点风速应足以将发生源产生的有害物质吸入罩内。(3)放散粉尘的生产厂房负极材料车间和电芯车间投料间,地面清扫宜采用真空吸尘装置,避免二次扬尘产生。(4)厂房内的设备应合理选择材料,尤其是在各种连接管道更换及生产过程之中需确保连接阀门的密封措施有效,并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进行规范作业,防止物料跑、冒、滴、漏,杜绝无组织排放。(5)在车间布局时应考虑经常有人来往的通道(地道、通廊),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并不宜敷设有毒液体或有毒气体的管道。(6)各种通风、防护设施、应急设施、设备应制定维护要求,定期进行维护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将检修维护情况进行记录并定期存入职业卫生管理档案。3、个人防护:应严格按照个人防护用品的相关标准结合项目各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特点配置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企业在购进个人防护用品时,应保证所购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超过使用期限。定期按制度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对防护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监督工人正确有效佩戴防护用品。4、建设单位应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20相关要求完善及更新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小组人员应进行相应的培训,并配备现场急救物资。5、建设单位应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的相关要求进行上岗前健康检查。 | |||||||||||||||||||||||||
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 | |||||||||||||||||||||||||
(一) 报告书专家组意见 | |||||||||||||||||||||||||
1、进一步明确评价范围分析,细化生产工艺分析; 2、完善应急救援分析及建议; 3、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建议; 4、补充类比调查,补充附件附图。 | |||||||||||||||||||||||||
(二)建设单位现场专家组意见 | |||||||||||||||||||||||||
/ | |||||||||||||||||||||||||
附:现场勘查照片、现场采样照片 | |||||||||||||||||||||||||
![]() | |||||||||||||||||||||||||
![]() | |||||||||||||||||||||||||